据悉,为提高全行业的科技创新实力,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香料香精行业将根据“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”的有关要求,加大新香料的自主研发力度、推广应用环保节能技术、定向培育新品种、加强研发平台建设等。首先通过农林生物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新品种定向培育,促进我国天然香料的发展。我国拥有多种特有品种(桂花、芳樟、山苍子、梅花等)和在多地具有竞争优势的天然香料品种(松树、肉桂、八角茴香等),应加大对其挖掘、保护和培育。
同时对适合我国种植和发展的天然香料品种(薰衣草、玫瑰等)加大引入力度,以此增加天然香料的种类,并提高其品质。其次,通过开发新产品,采用加氢技术、双氧水氧化技术、有机电合成技术等优化传统工艺,使生产过程更加绿色环保,并促进合成香料的进一步发展。第三,通过香精生产工艺改进、香气控制释放技术的提高及香气数理表达技术的发展等,提高我国香精生产技术水准。第四,积极创建香料香精科技创新平台。
选择有条件的高校、研究所,建设2~3个国家级或省部级香料香精工程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,加大有市场发展前景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。第五,促进新香料的评价和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。
“香料香精行业力争通过有效措施的实施,使全行业在‘十二五’期间仍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,平均年增长速度达到15%左右。至2015年,使全行业销售总额达到400亿元左右,在市场的占有率达到20%左右,使我国成为香料香精行业重要的生产国。”陈少军对行业未来5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这样的展望。